就当《天龙特攻队》正在赶拍最后一场港口集装箱大战戏的时候,好莱坞发生了一件大事。曾主演《断背山》的澳大利亚男演员希斯-莱杰在纽约曼哈顿的公寓内猝死,警方称其死因可能为用药过量。
为了按期完成电影制作,剧组最近一星期都在加班加点的赶拍。虽然希斯-莱杰的死已经在好莱坞传得沸沸扬扬,但林明阳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获知此事。
等他从网上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关于希斯-莱杰的死因已经流传出了多个版本:有人说希斯-莱杰是自杀,因为他生前曾有过“生命在女儿身上延续,可安心死去”这样的言论;因为希斯-莱杰的死因为用药过量,也有人怀疑他的死和毒品有关;甚至有人提出了他杀的假设,不过希斯-莱杰死亡时全身赤裸,警方以初步排除他杀的可能姓。
林明阳和希斯-莱杰连认识都谈不上,希斯-莱杰的死对于他而言并无太多影响。除了表示遗憾惋惜之外,林明阳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件事情,直到埃克斯为此事亲自跑了一趟剧组,林明阳这才意识到事情和他想的有些不一样。
“希斯-莱杰死了,这事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林明阳对这件事确实很有“想法”,不过不是针对希斯-莱杰的,“作为一名演员,我想希斯-莱杰生前登上报纸头条的次数加起来也比不上他死后这几天如此集中…我这么说并非是想要讽刺一个也已故去的灵魂,只不过好莱坞媒体似乎对死人的兴趣要远远超过了活人,现在的媒体已经堕落到了如此的地步,他们连基本的人文关怀都已经丧失了!”
埃克斯轻轻的叹了口气,“媒体的道德艹守并不是我今天想要和你讨论的主题…”
林明阳不解的问:“那你觉得我应该像其他好莱坞公司老板那样给希斯-莱杰送一个花圈,然后假惺惺的在媒体面前表示,一个优秀的演员就这样离开了我们,这是好莱坞的重大的损失…我绝对不会那样做,因为那既是对死者的侮辱,也是对我自己的侮辱,天知道我和希斯-莱杰根本就不认识,他死了和我有什么关系?”
“以前或许没有,但现在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埃克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林明阳被他这番古怪的表情弄得一头雾水,“到底是怎么了?”
“希斯-莱杰死前正在准备出演一部电影,现在剧组不得不临时换人,刚好那部影片的导演是我的好朋友,他找我帮忙,所以…”埃克斯有些犹豫的说道。
林明阳瞪大了眼睛,“所以你准备让我去接一个死人的班?”
埃克斯站起身来朝他摆摆手,“你先别激动,我知道以你现在的身份地位,对于那样的角色完全可以不屑一顾,这只是我的一个私人请求…而且有一件事我必须得告诉你,那个角色只是一个配角!”
林明阳脸上并没有像埃克斯想象中那样出现不屑一顾的表情,相反却变得凝重了起来:“好吧,虽然你现在已经不是的经纪人,但我相信你不会无缘无故的找一个配角让我来演。说说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埃克斯喜出望外的看着林明阳,眼神中难掩激动和兴奋,“你真的愿意考虑出演?”
林明阳耸耸肩,“前提是那个角色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埃克斯喜形于色的介绍说:“这个角色对你而言绝对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我可以肯定你从来都没有尝试过这类型的角色!”
“是吗?”埃克斯的说法让林明阳不禁有些怀疑。
“当然!”埃克斯信誓旦旦的看着林明阳,“我知道你演过不少角色,但你从来都没有在电影里出演过大反派…虽然是电影里的‘坏人’,但我保证这个角色在影片中的地位并不比主角要差,而且在一部黑暗风格浓郁的电影里,这样的角色往往会有更出彩的表现!”
林明阳倒没有被埃克斯忽悠住,看埃克斯还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他连忙做了一个打住的手势:“好了,你就直说要我演什么就好了…至于这个角色怎么样,我自己会有判断!”
埃克斯一脸“幽怨”看着林明阳,最后在宣布结果的时候还故意留了一个悬念:“自从你出演了蜘蛛侠和钢铁侠之后,几乎已经成为了惊奇漫画的影视代理人,这次你的对手来自dc漫画公司,而且来头还不小…他可是漫画改编电影中的元老级人物,也是迄今为止漫画人物被改编成电影次数最多的一位。”
林明阳一猜即中:“你说的是蝙蝠侠?”
埃克斯也没有再继续卖关子:“准确的说是《蝙蝠侠前传》。”
林明阳不怀好意的看了埃克斯一眼:“你居然认识克里斯托弗-诺兰?”
“你也认识他?”埃克斯有些疑惑,因为从林明阳口气中不难听出他对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欣赏,但事实上克里斯托弗-诺兰现在还算不上是好莱坞超一流的导演,林明阳现在的身份地位不同了,他用这样的语气态度来评价一个导演,埃克斯顿时心生疑惑。
也不能怪埃克斯多疑,很那些成名的大导演相比,克里斯托弗-诺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超低成本的《追随》,1999年才在伦敦上映。和很多起于微末的导演一样,这部粗加工的处女作影片在当年的电影节上给诺兰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和声望,其充满魅力的拍摄手法和无与伦比的灵感与才能把诺兰的事业快速推向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部不到70分钟的黑白片中,诺兰以倒叙作为基本的电影叙事语言,然后在倒叙的基础上又将时间彻底地敲碎,再将这些时间的碎片粘贴在一起,使得这部不到70分钟的电影有了不可思议的长度。因为参与者都是全职工作者,所以只有每个星期六才能聚在一起拍摄15分钟的影片,就这样整整用了1年的时间才拍摄完成了这部影片。正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追随》才被人们成为是一部“怀揣着年轻的梦想与野心,酷毙了的黑白电影”。
《追随》无疑是一部花销很低的电影,成本大约只有6000美元。如果是在美国,这种事情根本没有人可以办到——因为电影的风格拍得非常好莱坞化。诺兰以这种感觉奠定了自己的拍摄风格,后来《记忆碎片》的成功更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