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宁采臣悄悄来到了大理狱外,果然随着京都大起义,这里守卫的官军大部分不是被调遣去镇压义军,就是暗自潜逃了。少部分也退到了大理狱中,一个个正把守在大门之内,唯恐起义军打入此间。
宁采臣虽不想杀他们,但为了免去麻烦,还是要做一番手脚。他取了几张符箓,打了出去,霎时,大理狱内就起了迷雾。这些官兵还为反应过来,被这迷雾一罩就昏倒在地上。内里的狱卒不曾防备,同样也不知不觉的昏睡了过去。
没了这些人的干扰,又仔细探查了下,狱中确实不曾有什么埋伏。宁采臣就悄然走了进去,路过狱神像的时候看了一眼,脚下并不停留,直接来到了虎牢中。还未靠近便听恩师陈庆之吟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字字句句听来慷慨激昂、正气凛然,在监牢中来回激荡,悠悠不散。
这首《正气歌》乃是文天祥在狱中而作,昔年宁采臣拜入陈庆之门下时,顺手抄录了几首比较喜欢的诗歌,《正气歌》就在其中。不曾想被陈庆之见到,宁采臣因自身的来历只得说这是从一野道士口中得来,陈庆之虽不信却也知道这确实不可能是宁采臣所作。
当时宁采臣也不过是感慨文天祥的气节,并不能真个体会内中的情感。如今陡然听恩师吟唱,只觉得心情激荡,不能自已。
虽在监牢之中,无从洗浴,陈庆之依然是端身正坐,衣冠整齐,一言一行,宛如昔日,不曾更改分毫。从一代大儒,六部高官被打入死牢,这般巨大的打击和落差之下依然能有这般姿态,实是让人不敢相信。相比之下,他的几个学生却是逊色了许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恩师也不让范文正公分毫。”
宁采臣暗自感慨着,却是为自己的恩师感到自豪。他撤去隐身术,显出了身形,当下就推金山倒玉,跪在地上道:“不孝子弟宁采臣叩见恩师。”
无声无息的突然冒出个人影,宁采臣的三个师兄都是吓了一大跳,他们泛白着脸险些没晕过去。待看到是宁采臣才舒了口气,继而又惊又喜道:“逸仙你来了,怎得你这般打扮,莫非?”
宁采臣道:“诚如师兄所见,采臣如今已入道修行。”
陈庆之虽然也有些惊讶,但神色依旧丝毫未变。他早就经历了风风雨雨,面对死亡都不惧怕,又岂会为此惊慌。再一看来得居然是自己的弟子,也免不得有些动容。再一听宁采臣已经踏入道途,他也就明白过来刚刚是怎么回事。
这方世界虽然神棍不少,但偶尔也有真人现世,而妖鬼邪神更是屡见不鲜。这样神奇的手段,他自然不会没有见过,心中虽然感叹道门的手段,但也不曾真个放在心上。
陈庆之淡然道:“起来吧。”
说着又上下打量了下,见自己最钟爱的弟子风采更胜往昔,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虽说他此番劫难是受宁采臣的牵连,但他更清楚,这只是天启大帝的一个借口而已。因而心中并不曾有丝毫怪责宁采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