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太子妃的身份摆在这里,太后总不能因为宫人的亲事把太子妃怎么样;而太后对太子妃的印像,良嫔已经不敢再有任何的妄想。
皇贵妃把茶盏放下,示意宫人换新茶上来;她没有要开口的意思,不离开只是为了还要陪太后诵经,对于眼前发生的事情,她完全没有兴趣的样子。
太后听到杨典工没有任何反应,也只是点点头而已;她一直没有对红鸾的亲事说出是与否来,这本身就已经是答案了。
皇贵妃懂、良嫔懂,只有太子妃不懂。
太子妃以为太后说话很和气,而且还带着笑容,就表示她的话并没有让太后生气,她看着太后陪着笑脸道:“太后,你认为此这门亲事如何?”虽然说因为皇帝病重,太子和她才会匆匆完婚,可是并不表示谁都可以在此时为皇帝的病“冲喜”的。
尤其是作为儿媳的太子妃,不去担心皇帝的病、不去皇帝跟前尽她的孝心,而把心思用在太后给太子的一个宫人身上,其实就已经很不对了;不要说是在皇家,就算是在一般的人家,这也是极为不妥的行为。
太后没有想到太子妃如此不知进退,她现在每天诵经的时辰都有所加长:她就算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可她依然是母亲;就和全天下的母亲们是一样,她所盼的就是儿女的平安康健。
她的心中闪过了怒火,容忍已经达到了极限;就在此时殿外太监的公鸭嗓子救了太子妃:“柔贵妃娘娘到——!”
柔妃进来行礼,看向皇贵妃时她笑得很甜:“姐姐也在?”
皇贵妃微笑:“太后要诵经的时辰快到了。”她这句话一举两得,既解释她和太子妃提及的亲事无关,也提醒殿中的诸人适可而止,不要太过打扰太后。
太后闻言回头看看皇贵妃,伸手轻轻的拍她的手:“还是你最知道哀家的心。”
皇贵妃轻轻摇头:“妾可不只是为太后,妾也是有私心的;诵经的时候总会让人心里特别的平静,却是妾自己诵经时做不到的,全赖太后的佛心所赐;妾不敢当太后的夸赞。”
太后笑起来:“你倒是个实心的,虽然苦了半辈子,不过老天倒底是有眼的。”此话也值得人深思。
柔妃奉承了两句左右看看:“咦,红鸾恭侍不在这里吗?”
太后看向柔妃的时候,太监的公鸭嗓子又响了起来:“丽贵妃娘娘到!”这让太后轻轻叹气:“看来,今天晚上要么哀家带着满宫的妃嫔一起诵经,要么就不用诵经了。”
丽妃刚刚向太后行礼还没有站起来,就听到太监的公鸭嗓子不停的响起,不多时殿上已经坐满了妃嫔。
太子妃直到此时才知道她做了那么蠢的事情,原本可以悄悄做的事情,现在弄得宫中人尽皆知;她在想以她的名义赏赐宫人下去,那是千难万难的:她能想到这一点,就还没有蠢到家。
她看向良嫔求救,希望良嫔现在还有法子;可是她看到的是良嫔无奈的目光,以及缓缓摇动的头:太子妃现在才知道她做了蠢事,却已经太晚了;如果在众妃嫔赶来之前,她能不提及红鸾的亲事并作罢此事,那么众妃嫔只能去想旁的法子无法正大光明的开口。
而且此时再想对太后隐瞒她们家族的野心,也是不可能的了;而太后的家族,正是****除了皇家之外的大家族之一,太后又怎么肯眼睁睁看着太子妃的家族成长起来,威胁到她的家族呢?
回天无力。良嫔只有这四个字对太子妃说。
不过众妃嫔并没有谁先开口提及红鸾的亲事,所说无非都是些闲话罢了;正在此时,御医院送来奏章,说是皇帝病情已经好转,大约静养一到两个月就可以完全康复了。
这是极大的喜事,让太后高兴的眼眶都红了起来,连说:“赏,重重的给哀家赏。”天下间没有什么比她儿子的性命还宝贵。
众妃嫔也都是极为高兴,只有太子妃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什么,同殿上欢快的气氛很不和;皇贵妃看到后微微皱起眉头,因为她的神色变化太子妃脸上、眼中的那丝不各殿上气氛的神色,也落到了太后的眼中。
这当然让太后极为不快,不过因为皇帝终于有了真正能好转的消息,她也就没有和太子妃计较。
良嫔却恨得真想一掌打在太子妃的脸上,看能不能让她清醒些:就算你在急着做皇后,也不能在太后面前露出失望来——皇帝也是太子妃的父亲!孝道啊孝道,如果太后真要深究,现在就能废了她的太子妃之位。
太后看着太子妃笑语:“没有想到你提一提喜事,却能给哀家带来如此大的喜讯,应该重重有赏才是。”
皇贵妃在一旁凑趣儿道:“太后可不能太过偏心,太子妃有功那被议亲的红鸾恭侍岂不是更有功?您可要好好的封赏红鸾恭侍一番,不然就连妾也断定太后您是厚此而薄了彼。”
*****
现在粉红票是238张,再有2票就能加更一章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