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变动不是一瞬间的事情,这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够传递下来,只不过这边的局面已经发生了变动,总会有一天变化过来的。
现在这时候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变动问题,这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大家对于自己的定位问题。
先前,没有变动的时候,不觉得这中间有什么,只要跟着上面的领导就成。
不过到了这时候上面的领导可能调走了,或者说上面的领导调离了现在的岗位,如此一来,相互之间的利益也就存在不一样的变动,利益发生改变当然需要从新寻找新的靠山。
当然靠山这东西不是说你想要寻找就能够找到的,即便是知道到了人家认不认可你还要两说,这需要一个时间,还需要一个过程。
上面的领导发生了改变,基层这边倒是没有什么事情,毕竟这边的领导没有多少更换。
所以基层的混乱同上面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兴隆镇来说,这个时候最为混乱的事情就是兴隆镇的发展问题。
这个困扰着整个兴隆镇的问题从开始被李文吉提出来,到现在已经酝酿了很久的时间,中间很多东西都开始急剧的积压起来。
不理解,不知支持,不认可,似乎各种各样的情绪都在这一时刻交织在一起。
好在李文吉先前安排的事情不算是不靠谱,让大家到村里去,得到的收获同样也是十分明显的。
百姓是不喜欢同你说谎话的,他们有什么思路就说什么,他们有什么想法就说想法,只要是觉得合适,那对不起,绝对不客气直接点名。
如果他们觉得什么好,那就会主动的问你问你为什么我们这边没有。
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这边有些迷茫,甚至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这边目光短浅,但是时间一长之后你会觉得他们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聪明的人。
百姓可能不是思想者,也可能不是规划者,但是他们绝对是一个实践者。
百姓唯一要做的就是干事情,把事情干好,把事情干完美,那一切都可以,其他的完全放到一边去。
正是他们的一切都来自实践,显然更加的重要,虽然只是几个村,不过每个人心中还真的有了一个真正的规划,规划整个兴隆镇的发展。
兴隆镇的发展包含几个方面,其中一个就是现在产业的发展,另外一个就是投入新的产业,在一个就是推动思维创新。
虽然没有任何的投入,不过一时间整个兴隆镇开始变得不一样起来。
似乎这才是大时代的变局。
李文吉加班到很晚的时间,他把所有人写出来的规划都给看了一遍。
千篇一律,毫无创新。李文吉实在是找不到任何好的形容词来形容这些规划。
每一分规划当中根本没有提到当地的特色也没有提到当地的特殊,全部都是为了增加收入而写。
增加收入无可厚非,最过分的是这些增加收入到计划全部都是想当然。
今年种多少亩花生,然后卖多少钱,今年种上甘蔗,然后卖多少钱,种上杂家水稻,粮食多么够吃。
反正就像是在计算数学题一样,从头到位,从前往后,公式带进去,然后就能够得到结果,美好的结果。
李文吉实在是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些结果到底有什么意义。
好在从一开始李文吉就没有指望大家,让大家去是两个原因。
一收集数据,整个兴隆镇是没有任何数据的,这个地方得过扯过的过日子是过惯了,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数据,李文吉要想规划发展就必须要有数据,而且让一般人去收集李文吉又不放心,毕竟不是自己的工作不会有人上心,让他们去至少不会出现荒谬的错误。
二是李文吉想要他们的脑袋活泛一下,开动一下他们的脑筋,不要一个个本身是活人,反而一天天的死气沉沉,兴隆镇不需要这样的干部。
李文吉给兴隆镇先前就有了一些规划。
首先一如既往是解决吃饭的问题,兴隆镇要想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吃饭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兴隆镇才不会有任何问题,故而杂交水稻得推广下去。
第二李文吉已经想好了兴隆镇这边要规划新的城区,如同在绵山镇这边一样,绵山镇现在已经变得十分漂亮,兴隆镇这边的条件不比绵山镇差,李文吉当然需要发展。
第三兴隆镇超市的发展,让李文吉感觉到兴隆镇这边的商业气氛明显十分好,故而李文吉还想要推动兴隆镇的商业发展,让这边的商业能够出现跨越式的发展。
第四是产业的问题,兴隆镇的产业项目很多,可以利用的也很多,李文吉只需要引领他们发展,并且开拓一下市场就成。
第五李文吉同样不满意兴隆区的道路,要想富先修路,这不是说说而已,兴隆镇最为兴隆区的核心,这里起到的作用更像是一个集散地,如此一个地方,路的作用当然不需要多说,这是一个根本。
变局看起来给人绝望,其实带来的绝对是满怀希望。
李文吉喜欢变局,因为变局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的机遇,李文吉有掌控机遇的能力,只要有机遇,他谋划的一切才会更加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