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66小说网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一百四十章 调兵

第一百四十章 调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写写画画,大半个上午。杨改革才决定招那些人进京。想了想,觉得还是该听从孙承宗的建议,这个事,不在朝堂上议论一下,也要在参谋部议论一下,和朝臣们通下气。不然,大臣们又该闹腾了。反正,自己招这些人入京,已经是定局。

“大伴,立刻通知参谋部的人到文华殿议事。”想到了就去做,吩咐王承恩通知大臣们开会。

“遵命,陛下!”王承恩出去了。

杨改革一个人收拾桌子,这桌子上的东西,连王承恩也没看到,王承恩就只看到皇帝一大早起来,就在桌子上写写画画,却不知道皇帝干什么。

文华殿里。

三三两两的大臣,终于到齐了。很多大臣因为赶时间,走得气喘吁吁的。见皇帝还没到,才安心下来。

杨改革在暖阁里,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这老板肯定是要最后一个出场的。无端的浪费了很多时间。杨改革只恨这明朝没有电话,否则,一个电话,这些人来的速度可以加快一倍不止。

“吾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参谋部的人一起磕头。

“起来吧。”崇祯杨改革很平静的说着。径直来到大沙盘前面来。

“前段曰子,推测出来的,东虏后金绕道入京一事,想必大家也知道了,根据孙师傅推测的,最迟明年秋冬,东虏后金就会入关,到时候,京师防御是个大问题,朕已经想好了,准备事先调集一批精锐入京,拱卫京师,诸位卿家有意见吗?”杨改革也不废话,直接就来到了问题的核心,调兵入京。

一位大臣出来奏到:“启禀陛下,臣以为,此时就调,为时尚早啊!如今才四月,到明年十月,起码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如此早的调集天下精锐入京,一来,岂不是告诉东虏后金,我大明朝有了准备,东虏敢不敢入关还两说呢,再者,这开拔,人吃马嚼的,所费不菲啊!望陛下三思。”

如果纯粹是对付野猪皮,现在这个时候调集兵马,确实是早了点,其实,到明年再调都不迟,这确实省了一大批的粮饷,开拔费什么的。不过,杨改革可不光是为了对付野猪皮,这明显的,陕西的起义,今年估计就要开始了,现在不做准备,什么时候准备啊?还有,自己准备调集天下精兵,拱卫京师,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去砍盐商,到时候,天下精兵都在自己手里,谁敢不听自己的?杨改革也怕把那些官僚阶级逼急了,狗急跳墙啊!所以,天下精兵都在自己手上,才够安全。

“哼,东虏不入关更好,朕巴不得能吓唬住他们,这位卿家可想过,我大明江山万里,从南走到北,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是调兵,从南方到京师,得多久?没有半年,怕是走不过来吧。这传圣旨过去,又是一两个月,这开拔还得准备,所耗时间,更是久远,如何不提前?再者,那推测的是明年秋冬季节,万一东虏后金提前了呢?该咋办?援兵未到,是要朕亲征还是要朕看着东虏屠杀朕的子民?”

要是野猪皮不进关,杨改革巴不得呢,不过那是不可能的,野猪皮不进关,他们自己就要饿死,自己就要散架,不用明朝去打。所以,肯定会进关的,不管多困难,都会进关。

杨改革劈哩哗啦的一阵乱侃加教训,把这位大臣弄羞愧难当,晕了。

这大明朝实在太大了点,从最南边走到最北边,万里之遥就算没有,七八千里的路还是有的,每天走五六十里路已经是古代精锐部队的表现了,也要走一百多天,四个月,怕是到不了。

“陛下所言甚是,陛下所言甚是。”刚刚出言的这位大臣立刻汗颜,没想到皇帝如此的明白,不是个傻瓜,自己还准备忽悠他的,没忽悠成。

另外一个大臣出来,奏到:“启禀陛下,臣敢问陛下,陛下打算从最南边调兵?莫非是诰命夫人,都督签事,总兵官秦良玉,秦老夫人?”【秦良玉老公姓马,应该叫马老夫人,不过为了叫得亲切,直观,还是叫秦老夫人。】

“正是,朕打算调秦老夫人入京,拱卫京师。”杨改革很爽快的答道,没想到,这秦良玉在这明朝廷里,也是大名鼎鼎啊!自己不过是提一下从南边调兵,就有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她,看来,这威名远播,就是形容这种人的。

“陛下圣明,秦老夫人乃我朝有名的战将,巾帼不让须眉,精通战阵,久经沙场,战绩出众,乃不可多得的巾帼英雄啊!”这个人,看样子,对秦良玉很推崇啊!看来,这秦良玉能打仗的形象,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明朝朝廷上下的心理,丝毫没有因为秦良玉是个女人就偏见她。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就要和东虏后金开片了,根据以往的战绩,自然需要能打仗的战将出场,否则,碰上御驾亲征,外加那种一触即溃的场面,那可就是悲剧,另一个土木堡之变啊!大明朝,还丢不起那个人,自然是要推崇一下这能打仗的人。

“嗯,那既然诸位卿家都无异议,那就召秦老夫人带兵,即刻入京,拱卫京师,数目,朕以为,就以六千为数吧。”杨改革见朝廷里,对秦良玉能打仗的印象非常深,居然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也就将就着,通过了召秦良玉进京的决议。

其实,这个决议,根本不需要通过,杨改革是不通过也要召,通过更要召的,这和野猪皮对砍,镇压农民起义,可全靠他们了,杨改革可不想自己曰后走上绝路,更不想自己砍杀自己的妻儿,吊死在煤山上。

一个大臣出来奏到:“启禀陛下,这带六千,是否太多了点?这秦老夫人远在四川,要入京,路途太过于遥远,这兵费,恐怕所费……”

这个人是户部的,杨改革凭感觉就能猜出,一议事,说道银子的肯定是户部的。杨改革其实对这个数字也是很纠结的,人越多,这粮饷明显的就要耗费得大,但是少了,镇压又不给力。这个大臣,算是把话说到杨改革心里去了。

孙承宗出来奏到:“启禀陛下,臣以为,六千之数,不多,想当年,在辽东战场,秦总官兵的‘白杆兵’,血战东虏,逐次加兵,累至八千以上,才能和东虏相持,如今,陛下要防备东虏入关,切不可如前次,逐次加兵,成了添油之势,所以,臣以为,六千之数,适宜。”

孙承宗不愧是老将,这搬出这先前的战例,就把杨改革说服了,也把其他大臣说服了。

“那就六千吧,至于这所需费用……,朕知道户部无银,就从朕的内帑里出吧。”杨改革咬咬牙,决定还是六千,既然孙承宗说了战例,又说六千可以,那就六千,说到费用的时候,见户部那官又准备出来“有话要说”,只得先出来堵住他的嘴,免得他废话。

那户部的官见皇帝揽下出兵的费用,才松一口气,又见皇帝对自己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吓了一跳,忽然觉得自己这户部尚书当的可真是差劲,每到做事,皇帝就要从自己的内帑里掏钱,这恐怕,很不受皇帝待见啊!吓出一身冷汗,连忙用袖子抹抹额头上的汗。

“费用是多少?”杨改革又问了一句。这古代出兵的费用,杨改革是当真没一点这方面的知识。不过想想,就知道自己问错了人,又见有人噘嘴,准备说话,才想起来,这明末的“漂没”特色,自己怎么这样快就忘记了?又连忙又说道:“那就先给十万两吧,让秦老夫人把将士们喂得饱饱的,朕直接派人把银钱送到秦老夫人手上,让秦老夫人尽快开拔。”杨改革匆匆就吐出了十万两这个数字,平均每个人十六两,大概需要四五个月走到京城,每个月每个人消耗银子四两,算不得多。毕竟这是精兵,还是长途跋涉,消耗多些。

兵部尚书见皇帝问要多少出兵费用,噘噘嘴,心中高兴,这个问题正该自己回答,如果皇帝给钱,这出兵费用自己雁过拔毛,弄个“三成漂没”没问题,准备报个一二十万两银子,正要开口说话,又见皇帝说了十万两,又要自己直接送钱到秦良玉手上,心中懊恼,觉得这皇帝实在太精乖了。又一想,也不怪皇帝,这还有人在朝堂上对皇帝说“漂没”一般是“三成”呢。怪不得皇帝不信任咱。懊恼得很,不过已经走了出来,又不好退回去,只好随便的说一些:“启禀陛下,臣以为,十万两多了,秦老夫人的‘白杆兵’,可以在州县地方就食,可以靠沿途的州县供给,要不了十万两之多。”兵部尚书心里暗道:得,自己一分不得,也不能让别人得了。

靠沿途的州县供给,这个杨改革多少知道一些,不过,杨改革以为,手中有钱,心中不慌,老是靠地方州县供给,万一这供给不利,那当兵的岂不是没饭吃,要散伙了?这貌似在后来历史当中,多次出现类似的情形啊!特别是召天下兵马勤王的时候更是一团糟,这个苗头,自己得注意,不能太相信地方上的能力了。

当下就说道:“嗯,沿途就食地方,地方州县供给,这十万两,就是开拔费吧,让秦老夫人给众将士置身合体的衣裳,买双合脚的鞋吧,这天下的精锐,也该穿得体面一点啊!”

兵部尚书一翻白眼,得,这十万两还是归了别人,自己连个腥味也没闻着。当下又退了下去。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