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自报了姓名,随后将自己的意图告知。郭嘉微笑道:“曹夫人去下邳之事自然毫无问题,只是据称汝家主公已对刘备用兵了吗?”。
杨森道:“刘备私传假诏,罪不可恕,吾家主公奉天讨逆,不知郭先生有何看法?”
高谨讨伐刘备借用的便是假诏的名义,此事曹操亦无可辩驳,总不能说那封诏书并非假诏,毕竟那份密诏直指的就是曹操,此事大家心照不宣,郭嘉哈哈一笑,亦是觉得高谨这一借口实在妙不可言,就算曹公要接济刘备以抗高谨,恐怕亦不能光明正大的进行,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若是此事曹公得知,必然又是一番头痛。
郭嘉道:“奉天讨逆自然是义士所为,只是没有天子的诏书,高谨擅自主张亦有其咎。”
杨森道:“铲除国贼,哪里要天子的诏书,当年董卓无道,天下诸侯并起,可有诏书吗?”。关于这番刁难,杨森在来时早有腹稿,此时说出,倒是顺溜的多,连带着那最后一分紧张也无影无踪。
这其实也是一个陷阱,把高谨的事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事合而为一,当时十八路诸侯哪里有什么天子诏书,若是不承认高谨讨伐刘备的合法性,那么十八路诸侯的合法性也将受疑,那么这件事就涉及的太广了,非但曹操曾做过现在高谨所做的事,袁术、袁绍等人俱都脱不开关系。
高谨向刘备发兵,最怕的就是曹操假借天子的名义横生枝节,现在汉室的影响力仍在,若是得不到合法性的支持,那么阻力也随之变大,谁也不愿意背一个国贼的名义不是。
更何况高谨被曹操视为眼中钉,不得不有防范。
郭嘉微微一笑,便不再这个问题上留难,不由多看了杨森一眼:“使君是哪里人,为何不曾听过使君的大名?”郭嘉如此说,就大有一副对杨森欣赏的意思。(注:使君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州郡长官的尊称,刘备称呼为刘使君便是这个,还有一种是对对方使节或信使的尊称。)
杨森道:“某不过一小吏尔,不足道哉。”他得知曹操方面愿意放曹夫人去下邳,是以早就松了口气,此时轻松作答。
郭嘉还道他不愿透露身份,遂道:“不知使君可好酒吗?你我何不共饮几杯。”
杨森道:“可。”
二人一同会饮去了,其实郭嘉请他饮酒,并非是什么有意结纳,而是想旁敲侧击一点消息,至于杨森,盛情之下亦难推却,只好从命。
……………………
却说高谨在下邳待了几日,便发兵征伐刘备,起泰山军一万五千人,又会同陷阵营、宪兵营一齐出动,声势浩大,此时正是炎炎夏日,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行军路上,迎面的风似热浪扑来。
高谨亦在争取时间,现在正是各大诸侯无暇他顾的缝隙,三个月内若是不能拿下徐州,恐怕再难有如此大好的机会,他一边催促军马快行,一边又要督促粮草,好在他的体力尚好,到了夜里,脸上已被热汗湿透,各路军马围绕着一处平地设下营寨,营帐连绵数里不绝,一堆堆篝火点起来,仿佛将半边天都已照亮。
大帐内,田丰、高顺、于禁、臧霸、孙观、吴敦、桥蕤、李丰等人纷纷围着高谨聚拢,高谨拿着布帛上绘制的草图给众人看,道:“此次进兵沛国、项城,务必在三月之内击败刘备,否则冬季到临,攻城不易。”…。
于禁道:“可分兵两路,一路取项城,一路去沛国,刘备军在项城不过驻扎了三千军马,沛国才是重中之重,某不才,愿引一军前去项城,替主公拿下此地,再自项城进军沛国,一齐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