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潮之所以设一个书生练武,这样被这时代的书生人看做苛刻,甚至是侮辱性的条件,是有深深考量的。
因为大明的文人太缺乏血性了。
而这些人有掌控着文化,导致主体文化中就越来越缺乏血性,而文化又将民族,熏陶的越来越虚弱。
这是一个长期文化发展的结果,大致是从宋代开始的,也是跟科举制度完善伴随形成的。
科举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但是科举的内容却太偏科了,全面偏向文字能力。
所以一个个书生从小就沉浸在读四书五经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造成身体越来越弱,连书生的形象都变成了‘文弱’二字。
是统治者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杨潮也说不好。
但是却很清楚,随着掌握文化的书生身体因为长期不运动而弱化后,带有他们精神意志的文化,也就会越来越弱化。
其实男人天生都是好斗的,君不见农村不受教育的野孩子,哪有不打架的,不说人了,就是雄性动物都必须争斗,否则就没有地盘,就没有配偶,好斗是雄性生物的天性,自然包括男人。
但是这些书生一个个因为身体变弱,加上沉浸在文字道德之中,渐渐的这种文化教育就压制了他们的好斗天性,变得没有血性,而他们之后又推动文化更进一步走向文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宋代之前这种情况还不明显,第一是因为科举不算发达,没有形成一种书生拼命学文的风气,第二当时的儒家也还带有上古之风,并不完全摒弃武学。孔子提倡的君子六艺中可是包括射艺的。
看看唐代就知道了,这是被评为中国最为刚烈的时代之一,从长孙无忌那样的文官可以跟着唐太宗一起冲锋陷阵。从魏征这样的名臣主张将草原上的突厥人完全屠杀就可以看出,虽然有些种族灭绝的味道在里面。但是反应的是一种文人无比刚烈的性情。
结果一代之隔的宋代,就开始了嫉妒弱化,书生不在习练箭术,反而是一心埋首经典之中。
要说这些人读书也是很有毅力的,十年寒窗,忍受着贫困的生活,那很是苦读啊,能读出来的无一不是智商极高的人尖子。但是却耗空了身体力量,变得文弱。
这也不能怪这些人,制度就是这样,他们练武没有出路,读书才有出路,所以一个个寒门子弟,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读书学文上,练武哪里有时间,再说了也未必有条件,穷文富武。练武的花费可比读书要多得多了,寒门根本就负担不起。
因此是制度将这些有毅力,有恒心。智力顶尖的书生逼到了弃武从文这条路上来的。
杨潮还改变不了制度问题,但他是一个有行动力的实干派,信奉的是不讲理由,不讲条件,只管干的哲学思想,所以杨潮打算从自己做起。
自己招来这一批书生,当然是最窘困那一批,否则不可能答应这样的苛刻条件,智商上也不算是顶尖。否则也不可能连个秀才都考不上。
但是杨潮宁可用这些不算顶尖的人,也要坚持训练书生。为此将大批聪明人挡在门外。
除了长期考虑,想要给民族文化中重新注入血性的初衷。其实也有短期的考量在里面,毕竟这些书生虽然一个个身份上是杨潮的幕僚,但是将来不可避免是要上战场的,不需要他们拼命,但是他们得做到不被吓得逃跑。
这种胆量上的东西,是光靠纪律遏制不住的,你必须训练他们,让他们强壮,然后才有胆气,就像海州知州明知道国法难容,偏偏就是受不了成千上万虏兵压来的恐惧,弃城逃跑了。如果杨潮手下这批书生,也是那样,就算自己定出严格的军规,他们也会不由自主的想逃,只有将他们的体魄练的强壮,给他们一个壮胆的凭恃他们才可能不会临阵脱逃。
当然有机会的话,杨潮还是希望能够改变制度的,不推翻科举,那玩意本来就是中国人发展出来的最精华的东西,被西方人极为推崇,后来英国人第一个学习,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倒是中国人反倒是要打倒她,再从西方引进变种。
换成杨潮,只需要稍加改动,就能彻底改观,比如在科举内容中加入一些实际能用到的东西,比如刑部招收人的话,就要考律法,兵部招人的话,那就考兵法,而不像现在这样,无论什么都只靠四书五经,那只能招收一大批只会说仁义道德他们自己都不信的假道学。
当然每一个人都需要锻炼身体,这也是必须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吗,好容易培养出来了,结果短命,那是国家的损失。
因为这些长期和短期的考量,杨潮才在军中训练这些书生。
当然这些书生不是士兵,他们只需要接受基础训练,也不需要上阵打仗,他们的名字也不会编入兵册,他们是杨潮的幕僚,而不是士兵,否则就是这些书生也不会来了。
但是经过一次次观察,这些士兵的掌握能力确实很差,明明都是聪明人,却练习军姿、步伐等技能还比不上一个打鱼的军户,这跟脑子大概关系不大,跟肌肉记忆更紧密一些吧。
所以已经两个月过去了,这些书生的步伐训练还没有完成,而同期开始训练的海州民壮,已经练习刺杀一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