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王师范起兵之时声势不小,一举攻陷兖州、沂州,将缁青的辖制范围向西扩展了二、三百里。但等宣武军大举东进之后,立马被打回了原形。兖州、沂州、密州得而复失,兖州只剩州治里的刘鄩在苦苦支撑,济州和淄州也丢了大半,宣武大军在缁青纵横捭阖,气势凌人!
王师范连续向北方的卢龙和南方的淮南告急求援,甚至派遣信使穿越战场,赶赴河东、凤翔,希望晋王和岐王在西边出兵策应。王师范在东边起兵的时候倒真是影响了天下大局,让梁王灰头土脸的撤兵东顾,真是帮了河东、凤翔的大忙,可惜他危急的时候,河东、凤翔却帮不上忙了。
河东北部吐谷浑人作反,晋王正忙着平乱;西川王建和梁王达成了同盟,岐王阻挡王建的蚕食还来不及,哪有余力再挑衅宣武?北面卢龙态度相当诚恳,可却被挡在厌次城下;南面淮南也很积极,可王茂章却驻兵海州不动分毫!
王师范可谓欲哭无泪,真有一种“我不负天下人而天下人负我的”悲哀。
当然,王师范还是对李诚中和杨行密很感激的,毕竟人家可是真的出兵了,至于援军现在还没赶到缁青,确实不怪别人。卢龙军这两年相当凄惨,不是屡遭惨败就是内部兵乱,能够出兵牵制刘重霸所部已经出乎王师范的意料之外了,王师范也不指望卢龙军短期内就能攻破厌次。
淮南大将王茂章屯在海州的大军就成了王师范的救命稻草,缁青上下都知道王茂章被阻挡于海州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王师范对沂州的弃守,故此,王师范也是相当愧疚的。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通密州的北进之路,而比邻密州的莱州守将王师诲就承担了这一重任。
王师诲是节度使王师范的亲兄弟,所谓兄弟上阵,骨肉连心。王家这一代兄弟几个非常齐心,王师悦、王师克、王师鲁、王师诲等都深深明白一个道理,王师范败了,王家就败了,王家败了,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
王师诲一直在积极筹谋夺取密州的方略,你王茂章不是担心受阻于密州城下的时候被宣武军杨师厚偷袭么?我们缁青虽然同样不知道杨师厚把兵藏在何处,但我们可以帮你把密州夺下来不是?只要给你把北进的开通了,有了密州坚城为依托,就不怕杨师厚了不是?
现在,王师诲的筹谋终于建功了,他成功的说服了密州刺史刘康义的一名部将“反正”!这名部将本来就是缁青人,而且家住莱州,正是王师诲的辖地。王师诲经过多方打探,终于找到了他的家眷,然后逼着他的家眷写了封密信,想办法悄悄把信送进了密州。这名部将于是“很痛快”的答应攻城时起兵内应,于是王师诲连忙派了信使赶赴海州,约王茂章一起出兵。
王茂章大喜,他最怕的就是万一在密州城下被挡个三两天的,为杨师厚所趁,现在没了这个顾虑,当即答允下来。
王茂章一旦决定出兵,真可谓雷厉风行。他抛开一切顾虑,扔下所有会延误行军的辎重,只让军士们携带了三天口粮,于五月十八日出海州,向北轻兵疾进二百余里,五月二十一日夜抵达密州城外,每日行军超过七十里!到密州城外的时候,全军将士已经没有吃食,只能依靠前来汇合的王师诲所部接济,才吃上当天的战饭。
当夜,缁青兵和淮北兵一举攻破密州,杀刺史刘康义。等到登上密州城的南门城楼时,王茂章悬了好几天的心才算真正踏实来。
密州失陷的消息让梁王震怒不已,他在帅帐中掀了好几次桌子,不停大叫:“杨师厚呢?杨师厚怎么打的?他怎么能放淮南兵北进了?”
梁王想撤了杨师厚的领兵之权,却被李振挡了下来,李振的理由也很简单:大将在外,不可轻言换将!
梁王最终还是听了李振的劝谏,没有撤销杨师厚的领兵之权,但要他想办法夺回密州和海州,堵住王茂章的归路。
这个时候杨师厚比梁王还郁闷,他和李晖率领的曹陕兵就驻扎在密州西南七八十里外的莒县附近,早就等着王茂章攻打密州了。前天的时候,淮南兵就是在他眼皮子底下过去的,可一夜之间,人家就攻破了密州。
“这个刘康义,怎么打仗的?密州坚城,就算放一群民夫来守,也能守个两三天吧?这刘康义是头猪吧?某家还亲自去密州和他约好了的,到时候城下夹击王茂章,可他怎么能一夜就丢了密州呢?”杨师厚一脸不可思议兼带极端愤怒的向李晖诉苦。
李晖也感到莫名其妙,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应对梁王的怒火?
“如今之计,恐怕咱们得赶紧夺回密州,若是放任王茂章北进,空对缁青战局有极大影响。”
“可王茂章不是刘康义,他只要在密州放上两千兵,不,就算是一千兵,咱们也急切间拿不下密州。而且某估计,恐怕王茂章已经北进了,只要到了青、莱,他就能获得辎重补给,咱们就算拿下密州也没什么大用。”杨师厚表示反对。
“可总能断了王茂章的退路吧?”
“退路?王茂章敢轻兵北进,人家就没打算留什么退路,不在缁青打出个结果来,王茂章就不会回去的。”杨师厚摇头。
“那怎么办?咱们就在这里空等么?恐怕撤去你我差遣的军令已经从青州发出了。”李晖叹息着说。
杨师厚也暂时想不出办法来,这几天两人只能呆在莒县,不停的对密州城进行探查。结果相当不妙,守卫密州的缁青兵而不是淮南兵。这说明什么,说明王茂章已经北进了。
梁王最新的军令传到了莒县,要求二人立刻夺取密州。这份军令措辞严厉之极,虽然暂时没有撤销两人的领军之权,却把两人的官职给免了——停止留用,以观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