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66小说网 > 考古大玩家 > 第六章 【打赌】

第六章 【打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郭嘴村。

第三天早晨,当地文管所工作人员,以及两个学校的实习师生三十余人,带着各类工具,踩着湿软的泥地,浩浩荡荡朝村后的小山上走去。

当初村民发现青铜器的地方,是村民屋后的一座小山包上,村民打算在这里开辟一块菜地,结果挖到了一个半残破的青铜器瓶。

菜地边缘,三天前就已经搭建了一个帐篷,由当地文管所专人值班。

作为工地领队,刘行教授带着他们来到“发现青铜器”原址,手持洛阳铲掘了第一铲泥土。

赵通教授拿着“水准仪”进行测绘。

两名岐山文管所工作人员带着“全站仪”和“平板仪”展开工作。

两校实习学生们拿着手铲、铁锹、簸箕、刷子等劳动工具,在各自划分的区域,开始打“探方”。

所谓“探方”,就是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依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些正方格叫“探方”,这种发掘方法就叫探方发掘法。

探方挖掘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平剖面结合,根据土质土色区分堆积,确定早晚关系。先挖晚的,后挖早的。按原貌揭露遗迹。按单位收集全标本。及时、客观、全面做好记录。

总而言之,野外发掘的过程是由辨识、挖掘、揭露、收集、记录五个基本操作环节往复循环构成的。

按照前期刘行教授和陈舟等人事先确定的三维测绘坐标系统,布设了四个探方,并进行编号。

顾为西和文保学院的同学分配了T3的北区探方。除一名学生和大家轮换做记录外,所有人都要手持工具参加劳动。

令顾为西哭笑不得的是,西大“师兄”杨羧自告奋勇充当T3探方的负责人,以他现在的敏锐观察力,杨羧放弃和苏岩一组,明显是有有所目的的。特别是杨羧看他的目光……

顾为西感觉好笑,他反倒冲杨羧嘿嘿一笑。其实杨羧这孩子五官长得还挺英俊的,正宗的白脸小生,正是目前最吃香的那类男生。可惜他喜欢错了人。和我竞争?完全没有希望啊!

看到顾为西贼兮兮的笑容,杨羧心底无来由的烦躁,厉声呵斥道:“顾为西,你在布方范围内插筷子。”

这次郭嘴村考古工地,布设的是较为常见的5M×10M的长方形探方。布方时先测明方向,随后以筷子缠绕细绳,沿长方向拉直绳子,将筷子插入地表以固定,如此即可完成大范围的布方。

在这项工作中,细绳即工程线。

顾为西乐呵呵的拿着筷子绕绳,沿着虚线插入。

“顾为西,你去除草。”

“顾为西,你用手铲,把铁锹给那个小……胖子……”

李家驹不乐意的低声嘀咕两句,“不知道喊我名字吗?小胖子?我哪儿胖?才一百五十六斤……”

顾为西抬头看了李家驹一眼,再次乐呵呵一笑。李家驹的体重倒是不算重,但身高偏矮,不超过一米六,勉强算个小胖子。

“顾为西,你去把手推车推过来……”

杨羧对顾为西的特别关注,不仅小胖子狐疑起来,连三名女生都觉得不对劲,这西大的师哥好像盯上了顾为西?

“顾为西,去拿开水瓶过来,给同学们倒水……”

顾为西放下手铲,起身伸了个懒腰,迈步走向帐篷方向,路过苏岩负责的T2号探方时,他笑眯眯地冲段桂花打了个招呼,“段师姐,你使用手铲的方式有些不对,应该这样……”

顾为西站在苏岩的探方边,对段桂花做了个手铲的正确手势,“这样才是正确的,可别说我没提醒你,错误的使用铲子可能会使你的下半生在背部疼痛中渡过,同时也要注意你的膝盖,不能长时间这样蹲着,时不时换换姿势,对,你的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照顾自己。”

段桂花脸色微红,涩然低头,“谢谢……”被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小男生指点照顾,语气像父母长辈一样,她实在是不好意思。

除了苏岩之外,西大的学生都很好奇的看着这个少年老成的小男生,加上顾为西新奇的“卡尺”平头和清秀灵动的五官,对他的印象倒是不坏。

有的男生还打趣他,“怎么着,看上我们段委员了?”

“我们段委员可是211大学的佼佼者,小兄弟你还需努力加油哦!”

“乱嚼什么,他比我弟弟还小几个月呢……干活干活……”段桂花娇嗔道。

“那是,那是,小弟从今天开始努力加油,争取某日能和师哥师姐们平等对话。”顾为西说这话时,眼睛却是瞟着苏岩说的。

苏岩比旁的同学敏感,她的娇躯微微一震,然后低头铲土。

顾为西笑着朝帐篷走去,站在帐篷的门口,他抬眼四顾山脚下,中国古代历来讲究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墓本身是阴宅,因此,选择墓的位置必须讲究风水。一般来说,都要靠山面水,山势最好呈椅子状。

但是他所在的位置背后的确有大山,但前面无水,这风水格局明显不算好,怎么周天子墓会葬在这个地方?

如果不是他事先知道,让他凭个人能力去寻找,肯定找不到。

不过看了半晌,他眼睛一亮。

他发现小山包前三百米,有条颜色明显和周围耕田不同的长条弧形耕地。不同在哪儿?弧形耕地的地势比周围的耕地凹陷下去两三米,宽度也有二三十米。

很明显,在约二三千年前,这条长条弧形耕田就是一条河流,经过岁月的变迁,这条河流逐渐干枯,然后被人们利用,开垦成种植田。

而身后三面环山格局,也大多因为雨水的冲刷和大自然的演变,导致三面山只剩下背后一座大山峰。

总体来说,这里的风水格局已是破坏殆尽。

难怪西陕省和安西文物工作者找了数十年都没找到,最后还是因为盗墓贼的盗挖才得见天下。

《史记》说:“周公葬毕,毕在镐东南杜中。”司马迁的话在历史中屡次得到验证。但顾为西当年就表示怀疑。经历秦焚六国史书,大量文献消失殆尽,有利于秦的历史被保存,但区区十几年后的西汉,“周伐纣居洛邑”的看法仍是主流,即使有利于秦的史书没被焚烧,也没有什么证据为司马迁的看法提供支持。

都搞不清楚西周都城在哪里,西周王陵能找到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